首页 信息详情

“用得上”更要“用得起”

发布人:供暖信息网 2021/03/24 722 文章来源:

燃气下乡,说来其实并非新鲜事物。近年来,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行的煤改气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种探索。今年初公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提出“推进燃气下乡,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”,燃气肩负起了振兴乡村的重任。但总结经验,“用得起”是决定燃气能否在乡村“畅行”的关键因素。推动燃气下乡,其中的经济账必须先算算。


相较而言,乡村地区居民收入偏低,对用能成本更加敏感。如果仅是用来做饭,燃气费用或许并不高。但如果同时用来取暖,费用便会陡增。有调研显示,农村房屋保暖性较差,冬季室温要维持在18摄氏度,每月燃气费用可高达1500元。这比烧煤或薪柴显然要贵得多,就算用起来再干净、再方便,也会让很多低收入者望而却步。更有甚者,即使在政策推动下用上了燃气设备,也出现了因气价过高而弃之不用的案例,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,也给燃气下乡政策抹了黑。 


可见,燃气下乡绝不能“一装了事”,保证居民“用得起”比“用得上”更加重要。


此前,补贴是煤改气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。但燃气下乡范围更广,如果仍主要依靠补贴,无疑会给财政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。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燃气下乡大规模推广之前,寻找到政府、企业、居民都满意的方案是必需要做的功课。


一方面,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“气源”,提高居民用气的性价比,而非“一刀切”使用天然气,是降低居民用气成本的根本途径。如在生物质资源丰富、技术成熟的地区,生物天然气不失为好的选择。在偏远的山区农村,液化石油气也可为居民做饭带来更多便利。另一方面,加强技术创新、设备国产化,从燃气全产业链各环节降低费用,也是可选措施。此外,优化燃气定价政策,完善成本监审机制,也是稳定乡村用气价格的必要之举。


但要降低农村居民用气成本,尤其是用气取暖成本,要解决的难题远不止这些。农村房屋普遍面积较大、保暖性较差,节能改造必不可少,否则燃气表中走高的数字,不仅让百姓吃不消,也会对燃气资源造成巨大浪费。但就当前的农民收入水平而言,愿意自费对房屋进行节能改造的又有多少?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增多,我国冬季用电与用气高峰叠加,且尖峰用量屡创新高,尽管我国在天然气产量与储备方面做足了工作,但一旦气源紧张,气价上升,农村用气居民如何不受影响?


民生无小事,办好暖人心。燃气下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,其初衷在于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,如果因为使用燃气而给居民带来巨大经济负担,无疑是本末倒置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,未来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必然逐步增加,那时,使用燃气的费用或许对农村居民来说已可以承受。但在目前,控制农村居民用气成本,“把好事办好”,让农村居民用气既“暖身”又“暖心”是首要任务。


来源:中国能源报


0/100
热门评论: